收看完整視頻請點擊上方文字↑↑↑
各位大地風景文旅商學院、執惠文旅產業大學、搜狐“狐椒”微課堂、千聊、喜馬拉雅的小伙伴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就《后新冠時期文旅行業不確定性及其管理》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大家知道,最近處于一個特殊的時期,即“抗疫”與“復工”兩相矛盾,但也只能并行的時期,已經有很多的行業專家利用直播的形式進行了一些交流。我今天將從四個方面的問題開展分享,一是歷史上關于疫癘的數據與記錄和最近一段時間通過觀察地理數據發現的一些規律,對我們理解疫情以及與復工關系的啟示。二是關于文旅產業的不確定性以及它的魯棒性,即在危險和危機當中的生存能力的分析。三是關于后新冠時期社會價值的變化以及對文化旅游產業影響的相關分析。最后預測未來幾年文旅產業發展的一些新方向。
01
疫癘記錄與地理數據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首先,我們來看看歷史上關于疫癘的記錄和地理數據對我們有哪些啟示?
中國是全世界各個國家當中,關于疫癘、瘟疫、瘴癘等等歷史記載最豐富的國家。通過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統計研究可以得到一些規律,這些規律對我們今天的“抗疫”、社會穩定是有啟示作用的,或者說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從后漢書一直到漢唐以來,每個朝代都有相當豐富的關于疫癘的記錄。舉個例子,在“中華經典古籍庫”中,搜索疫癘或者瘟疫、瘴癘等關鍵詞,共得到5346條記錄。
實際上真正的記錄,如果把地方志也放進來的話,比這個數量要多的多!除了地方的史料、國家官方資料記載以外,歷代游記對途經地區疫癘事件的記錄也屢見不鮮。比如,非常著名的玄奘,他在《大唐西域記》里面就有好幾處寫到有關疫癘的內容;南宋的周去非《嶺外代答》里面也有關于疫癘的內容。還有包括像《徐霞客游記》,明朝西方傳教士曾德昭寫的《大中國志》,清朝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使華觀感》以及李希霍芬、莫理循等都對中國的疫癘做了很多記錄。
通過總結官方史料和游記當中歷史的記載,我們會發現一些規律,比如說歷史上瘟疫的發生數量、頻度,或者是當中間隔的年數,從數量上來講是不斷的增加,但發展周期是不斷縮短的。這樣,我們就可以有一個心理上的準備,像瘟疫這類的事情,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次,有很多原因會導致它的發生。我不是醫學專家,但是從觀察歷史數據上可以總結出瘟疫的發生數量增加但發生周期不斷縮短這樣的規律。從發生的地區來講,疫情災害的地理分布和人口分布的重心基本重合,也就是說人多的地方,瘟疫發生的幾率就會大。從圖中大家可以看出來,成都平原、長三角、福州這些地區都是歷史上記載的疫癘出現數量比較多的地方。
另一個規律是疫災過后,流動性會出現報復性增長。也就是說人口流動一下子會增加很多。所以,這次疫情結束以后,人口的大量流動就會產生報復性增長,這是有歷史經驗數據證明的。當然,人口流動對于我們文旅行業很重要,文旅行業是非常強烈地依賴于流動性的。流動性出現報復性增長就意味著旅游產業也會出現報復性增長,這是互相關聯的。從歷史數據總結出的這些規律,可以給我們的啟示是,疫癘發生周期會越來越短,甚至經常會發生。醫學越進步監測越嚴密,報告制度也要響應,不要像武漢這樣,由于瞞報導致疫情前期失控。
從疫情地理學的觀察來講,第一個特點是疫情與人口密集程度之間的關系,越是人口越密集的地方,瘟疫發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時還有距離衰減規律。就這次新冠肺炎情況來看,武漢市是中心,我們通過大數據觀察到武漢跟湖北附近的幾個省,如湖南、重慶、廣東,因為距離近,人口交流概率大,導致疫情的發生率也隨之升高。大家可以看到1月10號到1月23號,武漢封城之前,這三個省跟武漢或者湖北省人口交流發生的比例比較大,導致移入地爆發疫情。湖北省內孝感、黃崗、荊州、咸寧這些城市成為疫情次生災害區,前10名的目的地或者受影響地區都是湖北省內的,因為省內的人口、經濟、社會交流和武漢這個省會城市非常密切。
根據疫情的情況,大家可以看到,湖北為中心,向北是河南,向南是湖南和廣東,也就是沿著京廣線,確診累計的數量是非常多的。另外一個很獨特的現象,是浙江發生的比較多,這主要是取決于經濟聯系,因為有大量的溫州人在湖北做生意,他們移動性強,造成浙江發生疫情的規模也變大。所以大數據告訴我們,距離衰減,離湖北越近,疫情越嚴重,距離越遠的地方,疫情越輕,相應的這些地方復工就可以早點啟動,而離武漢的或者湖北越近的地方越是要謹慎。
從疫情地理學的觀察來講,第二個特點是經濟的空間連接度,我們前面提到的浙江就是這樣的情況。最近有學者做了一個研究,發現疫情發生強度的規律,以地級市為單位,它的受影響的程度是供應鏈投資和勞動力方面跟武漢存在的空間聯系強度相關的,越強的地方,疫情發展的情況就越多。從疫情地理學的觀察衛星燈光地圖大數據,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規律, 2019年春節前后的兩周和2020年春節前后的兩周,燈光數據顯示這些城市或者說很多城市復工的返程進度好于市場預期,因為光從市場預期看不出來一些數據,但是從燈光上能看出來,百分之六七十的城市都已經具有復工的條件了。
以上是我分享的第一個大問題,就是通過歷史的記載或者近期的大數據能夠發現一些基本規律。接下來我們分析文旅行業的不確定性以及社會價值的變化,都會以第一部分這些數據為基礎或者作為基礎之一進行分析,因為我們不太希望做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分析,建立在數據基礎上的分析與結論準確性更高,更加有說服力。
02處于高度不確定性中的文旅生態我們名叫呂(lv)堅強
第二個大問題,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關于文旅行業的不確定性問題。大家知道什么叫旅游?我們在小學階段就學過關于旅游的基本知識,就是人們離開自己慣常環境到異地去,在途中或者目的地開展的探索和體驗的活動,這是自古以來的人類游歷活動的一個基本特征。文旅行業就是基于這樣的一個特征,因此,它屬于高度依賴流動性的一個產業。疫情一來,吃、住、行、游、購、娛,客運、游覽、娛樂、住宿、餐飲行業都受到非常致命的影響,初步預測整個行業的損失在2萬億左右這樣的規模。因為流動性被切斷了,所以文旅產業就不存在了。在疫情防控期間,社會宏觀流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春運成“空”運,從這圖上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都受到非常大的影響。總的來說,今年春運70%的人沒有實際的運行,所以只有30%的人流在移動,這是武漢封城以后,國家一級響應出現的結果。
除了國內,與中國相關的國際航運同樣嚴重受阻,全球的運力總體下降,其中涉及中國的航班取消超過8萬多架次,這種情況現在還在增加,因此也造成了中國的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城市內的客運,武漢市自然不用講了。除了武漢以外,湖北省所有的地級市、港澳臺地區都有疫情的發生,所以城市內客流量也是嚴重下降。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2019年和2020年比較來看,城市地鐵客流下降非常大,這些使得春節黃金周的消費市場遭遇到了毀滅性打擊。以上我分析的這些數據都在講一個道理,就是文旅行業屬于流動性高度依賴的行業,所以它必然發生這樣的一個很大的變化。
除了國際、國內、城市內部所有的流動性受到影響以外,其他受影響的是產業鏈。全球產業鏈,特別是中國在全球的產業鏈當中,像家具用品、高科技零部件、紡織服裝、機械設備等行業,涉及中國的產量占全球的比例都非常高,現在基本 1/3左右的產量在中國。這種情況由于流動性受影響,造成了產業鏈的斷裂。現在真的是全球化以后,沒有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能夠做到完全不受全球產業鏈的影響。根據疫情的影響,IMF主席就預測下調全球的經濟增速到3.2%。這是我們說的第一個特點,就是高流動性以及高流動性的依賴,導致的一系列影響。
另外一個文旅行業具有的特性叫做脆弱性。因為文旅消費是屬于非剛性的,像度假、休閑、娛樂是一種非剛性需求,所以具有脆弱性。政府下令停擺,景區、旅行社、酒店、餐飲就遭受重創。這里我們也有數據作為支撐,2019年全年的春節期間國內旅游人數4.15億人次,而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響,這一部分的客流70%都不能流動,這是一個影響。同時,由于它是非剛性需求,說關就關,造成了文旅行業整體的停擺,達到2萬億元左右的損失,行業同比下降25~28%。如果按照這樣的比例來看國內旅游的話,那么對入境旅游的影響就更大了,估計在40%-45%左右。所以我相信,這些對文旅行業絕對都是很大的影響。
既然提到文旅行業的脆弱性,我們也不要忘記歷史的經驗證明,與文旅行業高度不確定性相并存的是它的強魯棒性。什么叫魯棒性?就是在異常和危險情況下,系統生存的能力。多次的經驗,比如說中國2003年的SARS、四川汶川地震,東南亞的海嘯、美國的911事件等等全球各個地方發生的各種危機告訴我們,旅游業在短期內都是受到了致命性的打擊,但幾個月的危機過去以后,旅游行業具有強魯棒性的特點,也就是超強生存能力就顯示出來了,這點大家要有信心。
由于不確定性和強魯棒性并存,對于政府、業界和學者來講,就要研究在疫情的干擾下,文旅行業的不確定性是什么特點?如何根據行業的不確定性,提出相應的管理方法。對不確定性進行管理,我這里總結有如下建議:第一個管理方法是建立制度保障,實施精準施策,不能一刀切,實現應急常態化管理。第二個管理方法是分層戰略。這次武漢出事,很顯然分層不夠。武漢市承擔什么責任?湖北省什么責任?國家衛計委什么責任?每一層的職權應該明確,所以要用分層戰略,建立分層管理的一套制度。不同層級間的政府、政府與社會之間都要有明確的分工。第三個管理方法是信息方面的透明公開。從全球學者的研究結論來看,譬如說Courtney在1997年提出的改變對不確定性的理解,要從事件的性質、出現概率、發展方向等角度,提出管理措施。Meijer在2007年提出來,要通過一系列的行動,如學習、試驗、知識獲取、合作,降低不確定性。這些是對于信息缺乏的情況下造成不確定性可以采取的措施。對于因資源依賴產生的不確定性,資源依賴理論提出了眾多應對思路,包括“積極影響”、“避免參與”、“適者生存”等(Salancik, 1978)。第四個管理方法是多利益主體的共同參與。比如說多部門參與,多學科協作、多領域協同。
以上是我們說到文旅行業面對的這樣的特點,就是我們生存在這樣一個不確定性當中。其實不要說疫期了,就是平時一個旅行社的導游帶著一批來自不同組織、部門、家庭的人,去到異國他鄉,每分鐘都有可能發生不確定性的情況,所以說我們整個文旅行業就是處在不確定性當中。作為文旅行業的從業者,我們要有堅強的心理,同時擁有應對緊急狀況的各種預案,以及在不確定性當中進行良好的不確定性管理的能力。在我第二章節頁有個小標題叫我們的名字叫呂(lv)堅強。汶川地震的時候,有一頭豬在廢墟下面生存了20多天都沒死,大家叫它“朱堅強”。我們文旅行業有點像這位“朱堅強”,經常碰到問題,經常遇到危機,但是危機處理以后很快就活過來了。因為社會需要我們,需要文旅行業,所以我們叫呂(lv)堅強。我們整個行業需要做的是在不確定性當中,學會適應不確定性,并且提出不同的應對不確定性的管理辦法。
03后新冠時期社會價值變化與不確定性管理
第三個大問題是后新冠時期我們社會價值會發生哪些變化?這些變化具有哪些不確定性?文旅行業如何面對這些價值觀的變化,衍生出現的新的需要特別是在創新產品、政策方面進行研究、提出對策。
首先,由于這次疾病和引發的死亡,喚醒了全民的生命意識,以致社會經濟發展一定程度上或者很大程度上會回歸到生命的本質、生活的本質、生態的本質。伴隨疫情的爆發,最近兩天人大剛剛通過關于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等法律在立法方面的推進。很顯然,我們對自然的干擾破壞,不僅僅停留在“吃野生動物”方面,人類大規模的工業化,對自然影響和破壞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像前不久我剛從南極回來,南極現在受人類活動影響也非常大。
今年的氣溫是歷史最高氣溫之一,南極半島上觀察到氣溫在攝氏零上17度以上,這樣的溫度對南極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最近,相信大家也看到報道了,南極、北極永凍層下面埋的那些病毒,通過幾萬年的冰凍,一旦暴露出來或者是融化以后,那些病毒被釋放出來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在人類最近幾千年進化當中,我們身體里面還沒有能抵御這些病毒的免疫能力,所以,我們應該認認真真地把腳步放下來。最近一段時間,中央提出來的生態文明建設是非常高屋建瓴的。我想通過這次疫情,整個社會對這方面的價值觀會高度認同。
另外,社會價值會沿著生活質量、健康生活方式方面進行重大的調整。大家知道,為了提高生活質量,過去面臨著很多立法、管理,各種利益的集團的阻礙,改革很難推進下去。通過這次疫情,社會價值轉變以后,大家在很多地方就能形成共識,大家會有一個共同的認識,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快速的、不顧成本、只圖GDP的發展。所以,我們說后新冠時期,社會心理會有危機感上升,社會凝聚力提高的變化。經此一“役”,全國人民心理距離都在從疏遠向親近轉變,社會凝聚力明顯提升。
所有這些社會價值、社會心理的變化,造成了背后深層的一個變化,就是后現代社會的演進速度加快,韌性城市引領社會變革,像過去改革推不動的,通過這次疫情可能更快的推動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了為了小部門利益斤斤計較,會阻礙社會進步,會阻礙改革發展。由于這次疫情,大家認識到我們需要真的坐下來認認真真地推進改革了,這可能是我們面臨的由疫情造成的重大損失以后一個很大的收獲。因此,為什么說危就是機,“危機”就是由危轉機,是有很多哲學道理在里面的。
通過前面分析后新冠時期社會價值、社會心理各方面變化也會導致行為上的變化。比如:國民衛生意識的提高,日常生活更加注重衛生。相信這次疫情過后,全國的鄉村、集鎮、城市的環衛條件會極大的改善,會逐步發展成為像日本那樣干凈整潔的國家,我相信會有這樣的變化。當然對經濟來講也有壞有利,這次疫情對社會的各個行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有學者把疫情下的企業分成三種,一種叫獲益型企業,第二種叫補償增長型企業,第三種承壓型企業。不知道在座的聽眾是屬于哪一類企業?獲益型業態,主要包括日用品、醫療和線上消費。補償增長型業態,主要包括零售、健身房、線下教育等,雖然疫情結束后會迎來快速回暖,但短期內受到疫情沖擊極大。承壓型業態主要包括餐飲、娛樂體驗、短途通勤等,整體受疫情沖擊最大,消費者整體表現十分低迷,產業鏈沉寂嚴重。很顯然不同的業態受到的壓力是不一樣的,相應采取的不確定性的管理方法也會不一樣。
后新冠時期,經濟上會有多長時間才能恢復,這本身就是個不確定性。從89年的政治事件來看,當時中國的旅游業是一年半恢復的,03年的非典是6個月左右恢復的,今年2020年恢復會有多長時間?我預估應該是6個月以上,有兩個原因,一是新冠肺炎比非典更容易傳播,雖然致死率沒有很高,但是覆蓋面太大。二是跟03年相比,現在國內經濟已經進入了下行階段,疫情造成雪上加霜,而03年的時候中國整體經濟是向上走的,這也導致今年的不確定性會更強一些。所以說,我們特別需要呂(lv)堅強同志更加堅強。
當然這次疫情中,中小企業成為疫情最大的承壓者,會有悲觀情緒。這里我們也有一些數據來說明不同的職業人們對未來的收入、未來經濟的影響,經濟樂觀度和收入關注度,可以說個體工商業是最慘的,對經濟的關注和收入的樂觀度都比較低,相比外企、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自由職業者、民營企業都處于不同的位置上。但我們也知道中國的經濟有個特點,民營企業雖然不大賺錢,戰略性上顯得沒那么重要,但是它對吸收就業特別重要,百分之八九十的就業機會都是由中小微企業提供的。所以,這也是為什么中央政府、各部門包括文旅部,各地方政府都在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扶持中小微企業,雖然有些政策比較空泛。所以,我們也希望地方政府出臺的政策能夠實在一點,大方一點,在盡可能的情況下,比如把去年的所有稅收都還給小企業,或者是今年一年社保免交等等。
后新冠時期經濟上也出現一些新的變化,一是 “宅經濟”悄然成型。出現了很多線上辦公、線上授課、線上買菜、線上健身、線上娛樂以及線上問診。應該說哪怕疫情已經結束了,遠程辦公、遠程教育這部分也會形成一些新的產品和競爭。二是疫情期間,很多博物館上線了“線上博物館”,線上旅游也是異軍突起。但是疫情過后,這些線上旅游產品還能夠保持下去嗎?或者說線上旅游能代替去到現場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人類是社會動物,需要現場交流,地理學強調叫“戀地主義原真性”,就是說你必須到過去歷史事件發生的那個地方,比如項羽和虞姬生離死別的地方,那個地方可以沒有任何建筑,豎個牌子就會有很多人去看,這是網絡所不能代替的。但是這次疫情期間,像通過線上博物館,可以看到高清晰的、高分辨率的、平時無法得見的書畫藏品這樣的產品,我相信這種形式,未來基于5G通訊技術還是會對整個文旅行業有一些改變。未來更多的是把線下“戀地主義”體驗的需求與線上的文旅產品兩者呼應起來,考慮文旅業態如何在線上線下進行結合。
三是科技的應用方向。大家都知道中國智慧城市做得非常好,但是這次防疫暴露出來的或者說武漢多部門大數據共享這塊是壁壘森嚴,數據割裂嚴重。那大數據有什么用呢?所以,智慧城市,智慧的根本不是設備,而是人本身。我相信未來中國的公共管理領域科技創新會面臨全新挑戰,需要克服線下管理的短板。因此,我們可以預測到未來城市的韌性,城市的多部門大數據整合,高效的IT技術和物流網體系,保證產業鏈的完整性、系統性,會是科技成果的應用方向。像今天的直播,有很多平臺要分別操作,未來能不能有一個平臺能實現統一操作,共享交流。在這方面,我一直就耿耿于懷對于新浪微博和騰訊微信之間不能打通,或者在有一方能打通,另外一方打不通,我建議兩家應該好好坐下來溝通一下,因為當企業發展進入一定規模以后,它就是個社會型企業了,要考慮到公眾的需求,而不是僅僅考慮企業本身的競爭關系。以上是對后新冠時期的社會價值、態度行為方面的預測。
估計整個3月還處于疫情過渡期,希望4月份疫情能結束,這樣現在還有一個多月的疫情過渡期,面對文旅行業不確定性應該怎么管理呢?我提出了4個“制宜”,即因地制宜、因期制宜、因品制宜、因行制宜。因地制宜是要響應距離衰減規律,按地級市市域范圍,不同地區提出不同疫情防控與復工生產的不確定性管理方法;因期制宜是依據疫情發展拐點,因應疫情發生概率和發展階段采取不同治理方式;因品制宜是依據如戶外、室內、市區、原野等不同生態環境、不同旅游產品制定管理措施;因行制宜是依據旅游者流動行為,根據交通工具、出入口、景區游覽、接待設施等不同游客行為規律,采取不同監測控制疫情措施。
舉個例子,今天早上我看到四川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發了個微博說“還要再忍忍呀!”實際上像這類博物館,現在能不能開?開到什么程度,比如說每小時只能放幾個人進去?是不是可以局部的開放?這就叫因行制宜。所以,我們在疫情過渡期,對文旅行業進行不確定性管理,也建議大家采取因地制宜、因期制宜、因品制宜、因行制宜4個“制宜”的管理方法。當然在目的地、旅途中和目的地公共衛生系統方面,旅游具有它的特殊性。需要不同部門進行協同,保障實現逐步開工,距離疫區遠的地方早開工。構建旅途和目的地的公共衛生體系是對文旅行業復工非常重要的一個要求。
當然,對于疫情過渡期文旅行業的企業來講,要抓住“茍且紅利”,實現自救。在獲得外界或者政府幫助之前,我們能做的就是“茍且偷生”,活著就是最大目標。我記得疫情一開始的時候,人民日報采訪我,當時我人還在南極,我就提出來“活著就行了!”誰活得最久,誰就能獲得最后的勝利。因為我們從古至今疫后都會有一個流動性報復增長的過程,這意味著文旅行業也會迎來報復性的增長。
04由危轉機:疫后三年文旅行業發展的新機遇
最后,我想跟大家談一談由危轉機。我這里也大膽預測一下,從今年五一開始,接下來三年,文旅行業發展會有哪些新的機遇。首先是,文旅行業地位更加穩定,更加重要了。這次疫情過后,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會把“文旅局長”緊緊抓在手里,把頭部企業當“座上賓”。為什么?因為中國的經濟結構與2003年非典時候相比,已經完全不一樣了。2003年,第三產業的貢獻率是32%,到了今年,第三產業貢獻率已經接近54%了,超過一半了,相比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的貢獻率,加在一起也沒有達到第三產業的水平,所以,第三產業很重要,而旅游業是第三產業里面的一個主導產業,因為旅游業的直接就業機會可以帶動1.5—3個人,不同地區的帶動情況不一樣。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從第三產業的增加值比較來看,現在是53萬億而過去是3萬億,十幾倍的增值。這些都說明,三產引領產業結構調整,旅游產業將會成為調結構、促發展的主要抓手。從政治經濟學角度來講,文旅行業對于社會穩定、國家發展,國家的改革大方向,都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我們文旅行業經過這么一段時間的折騰,去年已經元氣大傷,今年再加上疫情影響,當前文旅復工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同時也是文旅產業升級的一個好機會,實現以人為本,科技引領,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由觀光向度假,由一日游三國變成三周一個地方呆的產業發展轉型。我們還預測,國民旅游價值會發生轉向。
人們除了繼續重視觀光益智這方面的產品以外,像戶外游憩、休閑娛樂、田園鄉居、具有療傷作用的產品會受到追捧。大家要注意,中國人消費行為有個特點,一旦喜歡某種產品會非常瘋狂,而且消費規模特別巨大。因為我們有14億人,其中,中產階級目前是2.4億人左右,未來到2025年中產階級規模預計會到5億人。5億人是什么概念?是日本和美國兩個國家的人口總和。如果我們的中產階級群體都喜歡戶外游憩、休閑娛樂、田園鄉居這類產品,你想象一下會發生什么變化?!
前面討論了很多行業問題、產品問題、政策問題、改革的難點以及利益集團的阻擋問題。由于這次疫情使大家的態度高度一致,相信接下來改革相對就容易多了。這個拐點之后,旅游產品會出現一批新的變化,像健康旅游,養生旅游,強調傳統文化的欣賞,強調國際的交流,線上IP轉化為線下的體驗會增多。還有,特別是度假產品的補償需求,因為中國的旅游產品長期以來存在的以門票經濟為主的問題,而門票經濟實際上就是觀光產品。現在因為疫情的爆發,人們對生活質量的態度改變,社會價值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所以度假產品會出現補償需求。也就是前面我們說的疫情下整個行業的業態,有的是獲益型、有的是補償型,有的是受損型,很顯然度假產品是補償型的,會有補償需求大量的出現。
在這里,我也給大家重點講一個概念——居住旅游。居住旅游曾經被叫做第二住宅。但第二住宅只是一個物質形態,而我們講“居住旅游”是一個旅游產品系列。二者是不太一樣。過去一些旅游地產,包括像萬達文化旅游城模式,段先念的西安曲江新區模式等等,都離不開一部分公共空間的開發,周邊配套一批房地產項目。但這類的模式不能算成居住旅游。居住旅游產品形態上有兩種,一種是環城市的第二住宅或距離城市1-2個小時以內的環城市第二住宅,第二種是遠程的旅居移民。旅居移民就是為了享受像三亞、西雙版納、大理、廈門的優美風景、良好的度假條件,移民到這些地方,買房子,住下來。因此,居住旅游是未來2-5年里非常大的發展機會。因為通過這次疫情,大家都知道了人口越密集的地方,生活質量越差,有噪音、霧霾各種污染,被病毒傳播的幾率更高。
但這種發展機會也碰到政策供給方面的問題,比如新版《土地管理法》,對基本農田、永久性基本農田保護更加嚴格,對城市周邊的、鄉村的宅基地向市場開放等方面推進的特別慢。通過這次疫情,我相信包括土地管理部門、農業部門都會認識到,我們的國家已經由短缺經濟進入過剩經濟狀態了,國民食物結構也發生變化了,城鎮居民和鄉村居民的糧食消費都在下降,糧食安全遠遠沒有我們平常聽到的那么危機四伏。糧食安全問題解決了,耕地需求即18億畝紅線也可以適度調整了。我們說的“居住旅游”政策,從土地管理法來講已經開了一個口子,就是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可以進入市場,不經過國有化過程,這樣就能使成本大幅度下降。
由于耕地保護的紅線可以下調,城鄉居民收入結構發生根本的變化,建設用地嚴控政策就有必要進行調整。過去住建部有規定,房地產不能開發獨棟別墅,我們現在不要用獨棟別墅這個名詞,可以叫做分離式住宅。分離式住宅,一方面來自于農村的宅基地可以直接轉讓進入市場,另一方面新開發的房子是可以作分離式住宅,這就是疫后社會管理制度的一個重大變化。還有,空心村問題,即鄉村住宅空心化,相應的土地資源配置也要發生改變。
根據“城鄉社會交換”理論,即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可以對宅基地進行市場交換。這樣一來,在疫情以后,中國的鄉村就可以給已經進城的70%左右的人口提供除了耕種以外的另一種產品,即“鄉愁”或者叫鄉居生活。農業的土地現在有個概念叫農業地產,即一方面生產糧食,一方面生產精神消費產品,也是這個利用方向。因此,我們說居住旅游是文旅行業未來面臨的最大的一個發展機會。
以上,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內容,感謝大家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