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大學城環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辦,大地風景文旅集團承辦的“迎接2021文旅復蘇新年座談會”在盤古大觀舉行,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受邀參加并發言。
以下根據發言整理:
面對如今旅游發展的大格局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很多人都說后疫情時代,其實應該是常疫情時代。今年的形勢或許比去年更艱難,2019年旅游總收入是6萬億,2020年大概是3-4萬億,目前情況來,面對疫情重創,去年的入出境游微乎其微,今年更甚。從世界疫情情況來看,國人出境游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市場雙循環目前看可能性不大,且就旅游而言沒有雙循環,至少在今年的情勢下很難實現雙循環。內循環、大循環其實就是傳統的觀光旅游,觀光旅游短期內也很難恢復,與2020年相比,現在還看不到趨勢。越是嚴峻的市場條件下,我們越要有比較客觀清醒的認識。在這樣的情況下怎么做到文旅融合呢?所以被形勢所迫文旅融合今年勢必會有一個分割,很多東西需要重新認識。
復蘇先導,消費主流。今年我們工作的重點任務就是城市休閑觀光度假游。形勢有所復蘇的話先導的一定是城市休閑,并且會迅速轉變成消費主流。尤其年輕人市場,形勢好轉后日常逛街、吃飯、看電影的休閑活動一定會好轉。
以北京為例,目前雖受疫情影響,但是到了3月份情況基本就會好轉。可是跨省旅游,就目前情況來看還是不太樂觀。對城市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復工復產,尤其今年的重點是促進消費。如何促進?一個是物理性的消費,也就是現在的網絡購物,真正要拉動的消費就是這部分,那么入出境旅游、跨省游都不能拉動的前提下,另一個選擇就是城市休閑。
生活情趣,發散格局。現在需要生產者主導的時代早就過去了,消費者主導不是簡單的替代,還需要滿足現實需求、挖掘潛需求、引領未來需求,貼近需求、貼近市場、貼近文化,最終是貼近人性。目前大家追求的不是奢侈,不是高端炫耀型,而是要在疫情常態化情況下的生活放松。那么針對這一需求,現在城市最大的問題就是空間有限,所以自然而然就會形成一個發展格局。這種發展格局客觀地說,第一個就是城市周邊、城郊型或者度假型的產品;第二個是城市內部的商業機構,現在基本上轉成了生活網,針對現在年輕人由原來的逛街、購物向逛街、購物、看電影、吃美食和娛樂消費需求的方向發生轉換。這種轉換給我們城市的空間轉換提供了一個新的概念,自然而然就形成發散性的格局,也就是“泛”。“泛”是基于主體業務,超越傳統領域,開拓經營范圍,這也就是城市休閑與傳統觀光旅游的不同。傳統的觀光旅游還是以圍繞著核心的景區、景點、目的地而形成高度聚集,可是城市休閑不同的是,它一定是一個發散格局,總體來講就是在城市的整個布局里面的發展,從消費角度來講不是以往的花大錢,而是小錢慢慢花。
城市更新,精雕細刻。實際上大拆大建的城市發展格局已經過去了,所以下一步城市發展的核心東西是城市中心,城市需要精雕細刻,需要有味道的休閑空間載體。這樣的話使城市文化越來越濃郁,使城市的空間內容越來越豐富,簡單講就是使城市越來越有吸引力。所以北京這幾年越來越多的老工廠改造成特色文化區,反響都不錯,也真正體現了城市的味道。因此通過精雕細刻,即使不花大錢,也會產生很大的吸引力。這是在于供給側已經給我們創造了條件,在空間利用方面不用以往的大開發。針對空間利用方面,城市休閑的發展,要的不是大項目,而是有味道的項目,是精致、小巧、深邃、好玩等這樣一套標準,這已經不僅僅是針對年輕客群,而是市場的需求轉變。城市這樣引導的結果很好,比如杭州橋西歷史街區,這條街既是休閑街,又是文化街。
空間利用,新舊交融。隨著大家審美情緒、審美品位的提高,現在文化的味道越來越濃,實際上這是一種好的導向。像北京舊廠房的改造,上海、南京也做了很多,反響都不錯。比如南京老門東,這是一種傳統空間轉化;第二個是很多空間功能在轉換。比如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做了一個“和平菓局”,雖然面積不大,但是現在卻變成百貨大樓的一個招牌,把老北京城濃濃的年代感和北京味,用沉浸式體驗空間的方式微縮還原出來,效應非常好。第三個是新的建設從一開始就在轉換,隨著老城在變化,很自然就形成了高空間利用率、高新舊交融度,包括一些街區性的城市,有新城、有老城,老城基本都在轉換。
標準促進,市場推動。城市休閑需求的拉動,要求我們必須把建設休閑城市擺到議事日程上來,用標準促進市場推動。休閑城市標準應劃分等級,早在2005年就有了休閑城市建設管理與服務的標準,基本上就是休閑城市的標準,后來經過國家標準委以國家標準發布,距今已13年。標準的推廣可以讓市場更規范,比如說休閑社區,它的標準就是社區的休閑化。再比如說休閑農莊、度假社區,前前后后共計26個國家標準。如果說這26個國家標準被精細化地推動,那城市休閑和鄉村度假的發展就有了有力的抓手,有了抓手自然而然就推動了市場發展,只不過有要注意分級的問題。一個標準要想有生命力一定要有等級,原來的標準在推廣一段時間之后分了等級,分等級之后可以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面對今年的特殊情況,應該說我們城市休閑的發展、市場的推動這是擋不住的。所以很自然休閑城市建設就被提上日程。休閑城市的建設,最主要的還是要靠標準引導。而另外一方面就現在的市場而言,很多項目并不需要資金的大投入,真正需要的其實是智慧的大投入、文化的大投入,因此我們需要強化軟開發、適度硬開發。現在的旅游發展,尤其是城市旅游休閑度假加在一起,真正的短板其實是審美,今天的文旅行業,應該提一個重點就是審美。城市的發展也要強化的就是審美。如果說政府層面、資本主導層面審美都有了明顯提升,這會是一個很好的點,其實說城市休閑,并不是高樓林立,大高樓、大綠地、大廣場,將工業化時代的事情重新上演,這也就是標準做正確引導的作用。
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第一要立一套標準,針對比較早的標準有不合適的、不能適應現在市場發展的,需要調整修改;第二是在全國范圍內促進休閑城市的建設。和傳統概念里的休閑區不同,休閑不需要區,與度假區不一樣的是,度假區有一定的建設過程,但是休閑區不一樣。以成都的寬窄巷子為例,它就是城市更新改造過程當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所以借助城市更新,推動休閑城市建設,借助休閑標準,提升休閑城市的水平是可行的。此外,街區性的改造,不是傳統上的工業區、經開區、科技區的概念,它就是一個精雕細刻的過程,這種精雕細刻把城市提升了,把城市空間利用率提高了,目的就達到了。其實最關鍵的還是開發。所以用傳統的概念來對待這些事情,用工業化的思路、疫情以前的思路來對應疫情常態化的概念是行不通的。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里面提出要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我國目前5A景區有302個,有些在現有基礎上經過提質優化可以達到世界第一,而有的目前就已經是世界第一的水平了,比如故宮,每年1500萬的客流量,文化輸出也是走在了最前面。目前我國已經有一批世界級的景區,但是世界級的度假區還是處于空白狀態,究其原因第一是資源,參考世界級頂級度假區基本都在海濱,中國的海岸線1.68萬公里,而其中可用的資源很有限,頂級資源更有限。所以第一個問題就是資源局限,第二是產品局限。面對這樣的條件基礎要做世界級的度假區,就需要另辟蹊徑。以大溪地為例,與其對標世界級濱海度假區不如打資源差異,追求資源的獨特性。
最后我想說,從休閑的角度,城市休閑需要好規劃,但是也需要好機制,好機制不在于政府,好機制在于能夠放開,能讓市場的活力發揮出來。至于說大的度假區的事情,尤其是世界級的度假區,我國的國家級度假區,只要對準我們的需求就可以了。我的發言到此為止,謝謝!
注:本文由王小莉整理,并經原作者審核。
編輯整理 | 大地風景文旅集團
素材來源 | 燕園旅游研究
聲明 :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